Close
banner banner
N E W S R O O M

News

October 29,2025 COMPANY NEWS

在不確定的年代破框而立 領導者如何帶領著企業前行?

 

中美科技競爭、供應鏈重組、AI浪潮等趨勢,導致全球產業環境劇烈重構,過去成功方程式一夕失效、不確定成為常態的時代,領導者如何重建決策框架?台大E勢泮(台大SEED)提供了另一種選擇,不給標準答案,而是訓練「破框思維」,透過系統學習、策略模擬與跨域連結,在動盪中找到錨定的方向。

 

學會學習 從知識累積到思維重塑
台大管理學院產學發展副院長謝明慧指出,面對變動不安的時代,企業領導者最需要的,不是更多知識,而是「學會學習」。她認為,過去的成功經驗常是最大的學習障礙,「承認舊方法失效,幾乎等於否定自己,但這正是破框的起點。」

 

在E勢泮的課程設計中,「破框」並非抽象口號,而是一套具體的學習歷程。課程設計主軸是讓學習成為習慣、透過反思內化知識、辨識值得學的方向。其中最具特色的「反思機制」是課程的靈魂,每月的小反思,讓學員檢視行為與思維的改變;學期末的大反思,則回望理想與現實的差距。這種循環設計,可以幫助領導者將知識轉化為可行的思維模式。「有別於 EMBA的管理訓練,E勢泮同時結合宏觀的國際政經視野與微觀的人文心理鍛鍊,讓決策者在複雜環境中仍能保持清晰判斷。」

 

心智轉型 從強勢領導到共鳴文化
謝明慧提到的「學會學習」,是領導者面對變動現實時的行動準則,全球動力科技總經理陳俊男,正是破框精神實踐者。他認為在不確定時代中,領導者必須主動打破自我邊界。「我們公司專注於軍警XR模擬訓練,深知在高風險決策環境裡,英雄式領導已成過去,唯有具備集體思辨與快速應變的組織才能應對變局。」從E勢泮課程中,他體悟到領導者必須具備「四顆心」,正直心讓團隊誠實對話;氣度心能虛懷若谷、海納百川;膽識心使人敢於承擔錯誤;好奇心則推動持續探索新知。他特別引用E勢泮講師–前Google 總經總經理簡立峰課堂上的提醒:「當 AI 來臨,第一個要革命的就是自己。」這不只是技術啟示,更是心態與決策邏輯的轉折。

 

破框,不只是個人心智的重塑,更是組織思維的再造,當領導者敢於改變自我,企業也必須重新定義「穩定」與「成長」,以新的行動邏輯應對不確定的時代。

 

聯寶電子董事長譚明珠回憶2018年,中美貿易戰開打時,台商面臨選擇,她決定趁勢進行企業自動化轉型及上櫃計劃,打造自主供應鏈。這個逆勢決策來自她對產業趨勢的洞察,低成本時代已終結,未來競爭在於價值生態平台,因此聯寶電子隨即調整策略,著手全球戰略布局,並在新北市購置1,000坪辦公廠房,提升企業轉型競爭力,並從發展B2B同步開啟B2C的商業模式,深化終端客戶的連結服務,同時透過LinkedIn拓展全球人脈,跳脫製造業框架,吸收跨產業思維。

 

E勢泮的學習經驗進一步強化了她的策略思維。「課程中的多元視角,讓我在決策時能更全面評估。」她強調,台灣企業的優勢不在規模,而在於「策略結盟」,與日本的深度技術、歐洲的品質標準、華人網路的市場通路形成互補。這種從「製造代工」到「生態協作」的轉型,正是破框思維在產業實踐的具體展現。

 

從不確定中找到前進的沉著和勇氣
在多變的時代裡,陳俊男認為,破框要先談人本,「企業的轉型不只是技術或市場策略的調整,而是文化底蘊與價值信念的回歸。」譚明珠則強調韌性的重要性,她指出市場變化比以往更快,除了洞察力,更需要快速判斷與回應的能力,「決策不是單向命令,而是與團隊產生共鳴。真正的領導力,是讓夥伴共享價值觀,讓共鳴在團隊之間延續。」

 

謝明慧最後表示,E勢泮課程的價值,在於協助企業領導者從宏觀層面理解全球變局與產業重組,並在微觀層面培養心理韌性與策略彈性。學員不僅在課堂上吸收新知,更在反思與實踐中,以破框思維重新定義自己以及組織的角色,繼而錨定正確的方向。 從不確定中找到前進的沉著和勇氣。

 

轉載自 天下雜誌 報導
https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5137987

 

SHARE:
G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