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電動車(EV)普及,無線充電技術的標準化正邁出重要一步。近期無線電力聯盟(WPC)正式宣布,Qi2 v2.1 標準將納入車載無線充電的移動線圈與磁性對準功能,這不僅標誌著無線充電跨入車用領域的成熟,更為未來車聯網與智慧交通鋪路。
過去 Qi 無線充電主要用於手機與穿戴裝置,雖然部分車廠如 BMW、Audi 曾嘗試自有規格的車用無線充電方案,但始終缺乏統一標準,使消費者與供應鏈難以普及。
而此次 Qi2 v2.1 將車用規格納入,定義了車內裝置(如手機)與充電面板之間的磁吸對準、自由移動範圍與安全功率範圍(15W 以下),大幅提升兼容性與消費者體驗。
對使用者而言,這意味著未來車內無須再「對準才能充」,只要將手機放在充電板上,磁性結構將自動導引至最佳位置,不僅充電穩定性更高,也減少駕駛分心。
對於車廠與充電模組供應商來說,標準化則有助於產品模組化、測試簡化與成本控制。
更重要的是,這一版本為後續更高功率的 EV 無線充電應用奠定基礎。未來可望出現類似 Qi 的高功率版本,應用於整車無線充電,如停車即充、動態充電等技術。
WPC 將於 2025 年正式釋出完整 Qi2 v2.1 規格與認證流程,預期將吸引更多汽車品牌、Tier 1 與充電模組廠商投入布局。當汽車也能享有如手機般便利的無線充電體驗,智慧交通與無縫充電的未來,已近在眼前。